“十五五”时期,要着力建设民生大国
发布时间:2024-09-14 09:57:00
简介:要改变我国一些消费型产业长期净进口的局面。我国绝大多数产业是贸易顺差,但在消费品领域,特别是服务消费中,一些产业长期逆差。要加强消费友好型、便民型、中小微公共设施建设,公共设施不要单纯追求大。要推进行政区划和行政机构的改革,降低政府公共管理占总需求的比重。要树立消费者也是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理念和原则,减少对消费的干预和限制等。
作者:杨伟民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在讨论上半年经济形势和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提出,“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强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意愿”。这不仅对当前的经济政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对我国长期的发展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
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提出,“要做好‘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谋划工作”。把中央的这两个要求联系起来,我认为,在“十五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中,应深入研究建设民生大国问题。下面,我围绕“十五五”时期要着力建设民生大国谈点看法。
为什么要建设民生大国
第一,建设民生大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也就是说发展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什么是人民生活?如何衡量人民生活?最主要、最直接的是两个指标: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建设民生大国,就是要把提高居民收入和增加居民消费放在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使消费力的提升同生产力的提高同步,使全体人民最终都能过上舒适、安心、自由、健康、愉悦的生活。
第二,建设民生大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我国到2035年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GDP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按照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价值导向,人民生活也应该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目前,体现人民生活的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以及居民消费占GDP比重等主要指标同中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当然这里有不可比的因素。若体现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落后较多,现代化的成色就会受到影响。建设民生大国,就是要规划好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居民消费占GDP比重等稳定提高的目标及路径。
第三,建设民生大国,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基本路径。我国是生产大国、制造大国,但还不是消费大国。本世纪以来的20多年,我国的国内总供给一直大于国内总需求。从制造业的需求结构来看,这期间用于出口的比例在40%-50%之间,其中2020年制造业对出口的依赖是42%。
2010-2020年,房地产及其相关的金融、建筑业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产业,是供给侧的“第一大动力”,拉动26%的经济增长;其次是制造业,拉动了19%的经济增长。2022年以来房地产“熄火”,近两年的增长越来越依赖制造业的增长,而制造业的增长又高度依赖外需,外需好的话制造业就会好一些。我国的边际增长越来越取决于外需。
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保持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需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既要继续建设好制造强国,也要同步建设民生大国,使14亿人口的消费潜能能够持续释放出来,使经济发展更多通过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来实现,使消费成为需求侧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如何建设民生大国
建设民生大国是一项长期任务,但长期任务要从一个个的短期着手。建设民生大国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从目标到任务、到政策,从发展到改革等做出整体部署。
第一,健全发展目标,在继续建设生产大国、制造强国的同时,把建设民生大国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生产、投资不是完整的发展,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才是发展的全部。
我国已经编制实施了十四个五年规划,我参与了从“九五”到“十四五”六个五年规划的编制。总体上看,规划的主基调是扩大生产、增加供给,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产业的发展,这是重要的和必要的。现阶段,我们应更均衡地规划好供给与需求,在继续规划好制造强国等供给侧目标的同时,也要规划好民生大国这种需求侧的目标;既要规划好现代产业体系,也要规划好消费体系。
民生大国的目标,可具体化为若干可计量、可评估的指标。如,提高“两个比重”,即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居民消费占总需求的比重等。
第二,完善宏观政策总基调,从扩大投资转向扩大消费。1998年和2008年我国先后两次实行扩大内需战略,虽然消费也是当时扩大内需战略的政策对象,但从效果来看,扩大内需更多地变成了扩大投资。如2008年我们提出四万亿的投资计划,虽然规划的领域主要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但同时也刺激了投资品的生产和投资。也就是说,持续以扩大投资填补需求不足,虽然刺激了短期需求,但也刺激了长期产能。
当前,我们再次面临需求不足问题,但本次与前两次不同。前两次面临的主要是国际上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需不足引起的需求不足;目前的需求不足不是外需不足,而是真正的内需不足。内需不足,也不是投资不足,而是居民消费不足。
所以,这一轮扩大内需,要切实落实中央政治局确定的以扩大消费为重点的基本方向,把建设民生大国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以此促进各项政策的协同。
第三,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着力扩大市场化就业。扩大消费,短期的政策支持是必要的,但从长期看,更需要形成消费持续扩大的内生机制。
消费的背后是收入,收入的背后是就业。过去二十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每年都新增1000万以上。但2021年城镇就业人员比2020年仅增加了500万人;2022年,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比上年减少了842万人,虽然2023年又回升至1000万人以上,但三年平均来看,城镇就业人员年均增加200万人,比常年少了800万人。这势必影响居民收入,进而影响消费。
从就业结构来看,过去,国有经济的就业减少,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非国有经济的就业增加。2022年,不包括私营企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比2019年减少了540万人,国有单位增加了140万人。民营经济是扩大就业的主体,扩大消费,必须扩大就业,而扩大就业,必须更加积极地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第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是消费占总需求比重偏低的重要原因,中央早就认识到这一问题,2010年就提出了“两同步”“两提高”的目标,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010年以来,基本实现了“两同步”,也实现了劳动报酬比重提高的目标。但对扩大消费更具直接意义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却下降了。2022年,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当于人均GDP的比例是44%,比本世纪初的47%缩小了3个百分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多年来预期目标中“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中的“基本”两个字去掉了,突显了促进居民收入更快增长的决心和政策导向。因此,要实行更加积极的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政策措施,并尽可能地减轻居民税、费、利息等负担。
第五,加快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我国城镇化取得明显成效,但2023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仍滞后于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而且两个城镇化率之差,相比2010年还在扩大,这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原因,并带来或加剧了教育、医疗、社保、收入、住房、中等收入群体等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
二十届三中全会继续明确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导向,并提出了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等措施,有关地方特别是特大城市应加快落实。同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既要坚持放开、放宽落户限制的政策,也要从底层逻辑上做出一些制度安排。
此外,建设民生大国,还应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消费型产业的发展。我们现在的产业发展政策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消费产业缺乏应有地位。
要改变我国一些消费型产业长期净进口的局面。我国绝大多数产业是贸易顺差,但在消费品领域,特别是服务消费中,一些产业长期逆差。要加强消费友好型、便民型、中小微公共设施建设,公共设施不要单纯追求大。要推进行政区划和行政机构的改革,降低政府公共管理占总需求的比重。要树立消费者也是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理念和原则,减少对消费的干预和限制等。
作者杨伟民系CF40学术顾问,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本文系作者在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上的主题演讲全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