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设性国际合作需关注五个领域
发布时间:2022-12-10 13:15:00
简介:要更好地开展国际合作,首先还是要坚持和平发展的原则,在继续发挥好联合国作用的同时,加强各国间高层对话,特别是元首层级的对话。同时,建立高级别工作层面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在两国元首对话的基础上,有高级别对话和有效的实施机制,取得一些实质性的成果,这样就能够使两国“相向而行”,避免走向更深的冲突。
作者:张晓强
提要: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全球治理严重缺失,建设性国际合作缺乏。国际合作有较大提升空间,各国在公共卫生治理、数字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应对能源和粮食危机以及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五个领域存在共同利益,这些领域可以作为当前国际合作的突破口。
要更好地开展国际合作,首先还是要坚持和平发展的原则,在继续发挥好联合国作用的同时,加强各国间高层对话,特别是元首层级的对话。同时,建立高级别工作层面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在两国元首对话的基础上,有高级别对话和有效的实施机制,取得一些实质性的成果,这样就能够使两国“相向而行”,避免走向更深的冲突。
当前缺乏建设性国际合作
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缺乏建设性国际合作。在世纪疫情与百年大变局相互交织之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都处在深刻变化中。逆全球化单边主义力量上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全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与此同时,重大疾病、气候变化等威胁持续蔓延。
而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全球治理严重缺失,国际合作匮乏。在一些事关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领域面临着重大挑战,比如主要国家在网络安全、碳中和等重要领域,缺乏高效的合作执行机制。国际组织在推动国际合作,制定全球规则和标准应对危机等方面的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2021年9月联合国大会发言中,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今年又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这些都体现了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信心和使命担当。中国也通过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全球抗击疫情等实际行动,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不断推动国际社会的建设性合作。
国际合作可在五个领域共同努力
当前,国际合作还是有较大提升空间,关键是要寻找符合各国共同利益的领域作为突破口。 我个人觉得,至少在以下五个领域可以共同努力。
一是公共卫生。新冠疫情暴露出全球在应对公共卫生问题上存在的问题,包括协调不畅,专业人才匮乏,国际合作有待加强。在加强世卫组织作用的同时,各国应该携手建立疫苗等公共卫生产品的产业链、供应链,以及全球公共卫生的长效安全体制与机制。
二是数字领域。这是全球经济治理的新领域,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空白。数字治理涉及网络安全、数据使用、隐私保护、网络犯罪等问题,也涉及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贸易、税收、知识产权等问题。应该说,下一阶段数字经济是全球发展非常重要的动力,相关的规则制定、科技创新等方面都需要大家加强合作。
三是应对气候变化。现在全球已经有100多个国家承诺,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实现碳中和,全球对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是有基本共识的,但是可持续发展转型面临着巨大挑战。需要通过政策改革、发展多元化绿色投资、激励绿色金融等来加以解决;也需要对全球碳减排相关的标准及规则制定进一步加强合作。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提供支持的承诺需要切实加以兑现。我也很高兴地看到,COP27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还是取得了进展。
四是能源和粮食。根据联合国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大约有23亿人面临着中度或者重度的粮食不安全状况,比新冠疫情暴发之前增加了3.5亿。地缘政治冲突、极端气候等是造成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能源制裁确实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给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带来挑战。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事关世界稳定、国家稳定,应该坚决反对冷战思维和将粮食能源问题政治化。联合国已经成立了全球粮食能源与金融危机应对小组,各主要经济体应该积极予以呼应,共同合作,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给予更多的支持。
五是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形成是经济规律所推动的,同时又是重要的全球公共产品,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应该反对脱钩以及加大保护主义壁垒的相关措施。我们看到最近欧盟和美国,就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进行激烈讨论,认为这是一种保护主义措施,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助推国际合作应建立高层常态化沟通机制
要更好地开展国际合作,首先还是要坚持和平发展的原则,在继续发挥好联合国作用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各国间高层对话,特别是元首层级的对话。中国一再强调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大家也都关注中美关系,我们也非常希望落实好两国元首对话形成的共识,大家相向而行,增强互信,加强互利合作。近期,习主席与拜登总统在巴厘岛举行了重要会议,两国元首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要确立指导中美关系的原则,中美关系不应该是“你输我赢”,双方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都是机遇,而非挑战;要确立对话,而非对抗,双赢而非零和交往的基调。习主席特别强调了台湾问题对中国的极端重要性。拜登总统也就台湾问题进一步做了表态,同时认为美中作为两个大国,有责任保持建设性关系,也明确表示,保持两国元首及政府各层级的沟通渠道的畅通,同意双方就存在分歧的问题开展坦诚对话,在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重要全球性挑战方面加强必要合作,发挥关键作用。
同时,一定要建立高级别工作层面的常态化沟通机制,我在前一段跟欧盟、美国的工商界交流,他们都提到中国和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虽然有时候元首有共识,但是在高层经济部长、财政部长等层面,没有有效的落实机制。所以今后这几个月非常重要,就是两国元首所同意的双方多个高层级团队,比如外交团队,就重要的外交问题做好沟通。财金团队,就宏观经济政策、经贸问题开展对话协调。实际上在COP27,中国政府特别代表解振华与美国特别代表克里先生共同努力,达成一些共识,启动了因为佩洛西窜台而暂停的中美气候变化合作。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当前占世界31%,美国占14%,这两个国家占世界二氧化碳排放的近一半,不加强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很难实现。在两国元首对话的基础上,有高级别对话和有效的实施机制,取得一些实质性的成果,这样就能够使两国“相向而行”,避免走向更深的冲突。
总之,各国在公共卫生治理、数字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应对能源和粮食危机、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全球金融稳定等诸多方面的高级别工作交流的常态化机制化非常重要。只有在有效的工作机制之下凝聚共识,聚焦合作重点,才能推动相关重要共识的落实。要深化多边金融机构改革,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世界贸易组织。应该高度重视全球公共事务等方面的挑战,在推动国际合作应对危机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推进制定全球规则和标准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对于碳排放与绿色低碳转型,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等,也要推动完善全球的金融安全,特别要重视在相关机构改革中对发展中国家的合理权益、诉求、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执行局主任张晓强在2022年12月9日的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全体大会暨第六届浦山年会 “全球化变局:冲击、趋势与影响”之外滩圆桌“多极化背景下如何推动建设性合作?”上所做的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