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季度宏观经济数据点评

发布时间:2025-07-16 17:35:29
简介: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的经济数据。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速为5.2%,高于全年5%左右的增速目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速的均值为6.2%(本段数据为当季月度同比增速均值),较一季度的6.6%下降0.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的均值为5.4%,较一季度的4.5%有所上升。
作者: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的经济数据。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速为5.2%,高于全年5%左右的增速目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速的均值为6.2%(本段数据为当季月度同比增速均值),较一季度的6.6%下降0.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的均值为5.4%,较一季度的4.5%有所上升。

二季度,基建投资同比增速的均值为8.1%,低于一季度的12.6%;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的均值为-12.1%,低于一季度的10.3%;出口同比增速的均值为6.2%,高于一季度的5.1%。

根据最新数据,我们有以下几点观察:

第一,尽管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我国出口仍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a1

二季度,我国出口数据超预期,货物出口同比增速为6.2%,高于一季度同比增速5.7%,同样高于去年二季度的5.7%。其中,对美出口同比增速为-24%,但对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出口有所增加,例如对东盟和印度出口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7.5%和14.3%。

第二,生产保持稳定增长,投资消费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内需动能还需要来自宏观政策的持续支持。

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6.8%,工业生产保持旺盛。相比之下,反映内需的指标,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都较一季度有所回落,表明内需动能还需要来自宏观政策的持续支持。

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1.2%,较3月份回落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4.8%,较3月份下降1.1个百分点;6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为-12.4%,较3月份下降约2个百分点,基建投资增速为5.3%,较3月份下降7.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表现在二季度再次转弱,表明前期的市场企稳并不牢固。2025年一季度,房价和商品房销售面积等指标已经表现出一定的企稳迹象,环比和同比降幅都在持续收窄。但是,进入二季度之后,新建住宅商品房的销售面积降幅再度扩大,累计同比从3月的-2%扩大至6月份-3.7%。二手房价格的环比表现自2024年9月之后开始持续收窄,但进入4月之后环比降幅再次扩大。

a2

第三,主要经济指标同比保持一定韧性,而环比增长动能有待加强。

同比与环比增长的差异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上表现较为明显。如图4所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第二季度整体保持较为平稳的水平,而从季调后的环比增速来看,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已由正转负,达-0.16%,且相较于5月降幅明显。

从图5来看,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相较5月份有轻微下降,从5月份的0.7%下降至-1.2%,而从季调后的环比增速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在6月份降幅明显,从5月份的0.3%下降至-0.12%,相对于各自的历史波动水平而言,环比调整幅度更为显著。

a4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有以下三点思考:

第一,上半年经济表现为实现全年GDP增速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但GDP平减指数持续为负的现象也值得引起重视。

上半年我国GDP实际同比增速为5.3%,高出全年5%左右的增速目标0.3个百分点,为完成年度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结合2025年上半年的GDP表现,下半年GDP的实际增速只要达到4.7%左右,全年5%左右的增速目标就能实现。

但是,截至2025年二季度,我国GDP平减指数已经连续9个季度持续为负,且二季度GDP平减指数较一季度进一步走负。这说明当前经济并未实质性走出低通胀环境,总体价格水平仍面临下行压力。

第二,美国加征关税的潜在影响或在2025年下半年逐渐体现,需重点关注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对私人部门预期的冲击。

2025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增速表现出了明显的韧性,结果是外需对经济增长并未造成拖累。结合我们之前的研究(详见CF40研究·简报《寻找关税壁垒下中美贸易的纽带》),2025年能够被间接出口到美国的产品规模已经相对有限。同时,美国开始对全球主要国家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会系统性提高进口价格进而抑制美国进口需求,进而对我国的出口带来进一步潜在冲击(详见CF40研究·简报《估算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在“对等关税”政策后的更新》)。因此,现阶段仍需要密切关注中美贸易摩擦可能造成的潜在冲击,尤其是要关注其对我国私人部门预期带来的影响。

第三,可考虑尽快出台增量政策以提前对冲不确定性对经济复苏的潜在影响。

财政政策方面,可考虑出台1-1.5万亿元人民币的增量财政刺激政策,并重点聚焦于刺激消费,可考虑通过扩大转移支付和消费补贴等方式来实现(详见CF40研究·简报《中国经济轨迹:解读宏观经济趋势与结构性改革》)。

货币政策方面,继续降低包括7天逆回购利率在内的所有政策利率水平,实质性增加国债逆回购的规模,通过这种方式向市场释放“适度宽松”的政策信号以改善通胀预期,降低真实利率水平,促进国内储蓄投资平衡的恢复。


本文版权归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复制或引用。